《醫貫》:“腎有二,精之居也,生于脊齊十四椎下,兩旁各一寸五分,形如豇豆,相并而曲附于脊外,有黃脂包裹,里白外黑”。
中醫上,認為腎是人的先天之本,可以調節全身功能,其作用貫穿生命始終,具有藏精、主生殖以及生長發育、主水、主納氣、主骨生髓等功能,與全身官竅、肢體等也存在關聯,即開竅于耳與二陰、其華在發、在液為唾、在志為恐、腰為腎之府等。
而對于補腎,中醫上卻大有講究,補腎是一個籠統的概念,它既可以指氣血方面的滋補過程,也可以是腎臟的滋補過程,所以具體如何去補腎,還需要明辨,根據不同的癥狀做不同的診治。
提到補腎這一話題,自然也會聯想到腎虛,想必大家對于這二字都不陌生。腎虛是指腎臟精氣陰陽不足所表現出來的一類病癥,其種類很多,有腎陰虛、腎陽虛、腎氣虛等,那么如果是腎虛人群,該選擇哪些經濟實惠的方法去補腎呢?
首先,腎虛者應及時對癥治療。
這種情況下,簡單的補腎是補不回來的,應有針對性的用藥治療,以腎陰虛為例,可以服用六味地黃丸。
六味地黃丸六味合用,由地黃、山茱萸、山藥、澤瀉、牡丹皮、茯苓構成,三補三瀉,補重于泄,以補為主,肝脾腎三陰并補,熟地用量最大,以補腎陰為主,諸藥配伍,有滋陰補腎的功效,可以治療腰膝酸痛、頭暈耳鳴、失眠、五心煩熱、潮熱盜汗、咽干顴紅、舌紅少津無苔、脈細數等癥狀。
其次,減少對腎的傷害行為。
這也是多數人最容易忽視的一點,日常中,其實有很多看似不起眼實則很傷腎的行為,例如喝水少、愛喝飲品、暴飲暴食、口味過咸、經常憋尿、久坐不動、熬夜、長期吸煙酗酒等。
最后,生活各方面結合補腎。
l 飲食
腎虛者飲食上可以多吃補腎的食物,對癥調理。
腎陰虛人群,飲食上應多吃清涼滋潤、生津養陰的食物,宜吃新鮮的瓜果蔬菜、含豐富優質蛋白質的食物,如糯米、馬蘭頭、藕、大白菜、黑木耳、銀耳、豆腐、山藥等,忌食性熱上火、溫熱香燥、煎炸爆炒等物。
腎陽虛人群,可以選用性質溫熱、具有補益腎陽、溫補作用的食物,如羊肉、核桃仁、黑芝麻、芡實、豬肉以及牛肉等食物。
l 理療
可以選擇按摩、藥浴、艾灸、刮痧、泡腳等中醫理療方式來溫腎、調陰陽,還能疏通經絡,通行氣血,促進新陳代謝,提高免疫力等。
此外,睡眠要充足,不熬夜,早睡早起,作息到位,情緒要把控有度,正確轉移負面情緒,樂觀應對一切難題。
l 運動
可以做耳部運動,如全耳按摩法、手摩耳輪法、搓彈雙耳法等,還可以做些叩齒動作,固齒同時又固腎,此外,散步、倒走、騎車、瑜伽、踢毽子、太極拳、五禽戲等運動方式也適宜,有益于平衡人的機體,促進人體血液循環,使氣血更加通暢,從而達到固腎健體的作用。
以上就是一些成本低且有效的補腎虛的方法,建議有腎虛相關癥狀者及時就醫,對癥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