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冬之后,寒潮來襲,人們可以明顯感覺到溫度的下降。一些朋友頭暈眼花、體倦乏力、 失眠多夢等癥狀也開始出現。那么,我們應當如何養生呢?這些癥狀又該如何緩解呢?
什么是心脾兩虛?
脾主思,思慮過多容易傷脾。脾為后天之本,氣血生化之源。
心脾兩虛,就是指心血不足和脾氣虛弱共存的表現。
多會出現神色憔悴、失眠多夢、困頓乏力、精神緊張、心煩焦慮、記憶力下降、食欲不振、心悸氣短等癥狀。
出現心脾兩虛的癥狀應該怎么辦?
專家指出,心脾兩虛的患者可以適當服用一些歸脾丸。歸脾丸主治心脾氣血兩虛證和脾不統血證,具有健脾養心、益氣補血的功能。
歸脾丸中的主要成分有人參、黃芪、白術、茯苓、當歸、龍眼肉、酸棗仁、木香等藥物。
其中黃芪可以補脾益氣;龍眼肉既補脾氣又養心血;人參、白術可以增強補脾益氣的作用;當歸補養心血;酸棗仁養心血安心神。
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養生?
1.注意飲食
注意飲食均衡,飲食以清淡為主。適當多吃新鮮蔬菜,吃一些富含維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,不可過饑過飽。
2.宜早睡晚起
冬季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尤為重要。早睡以養陽氣,遲起以固陰精,冬季宜早睡遲起,這樣有益于陽氣潛藏,陰津蓄積。
睡前也可以泡泡腳,泡腳時水溫不宜過高,泡腳時間也不要過長。
3.宜運動養生
冬天天氣寒冷,為了保養陽氣,運動一定要在陽光充分的時候,上午10點到下午3點之間較為合適。
老年人盡量做緩慢柔和的運動,如太極拳、散步等等。運動時間不要過長,一般20分鐘左右即可,運動前要進行適當的拉伸,避免肌肉損傷。
年輕人也要避免劇烈運動,微微出汗即可,這樣可以修養陽氣,養精續銳。
溫馨提示
如果依舊出現失眠多夢、頭昏頭暈、體倦乏力等心脾兩虛癥狀,這時候可以考慮用一些中成藥,例如歸脾丸。
歸脾丸有著千百年的應用歷史,用于心脾兩虛,氣短心悸,失眠多夢,頭昏頭暈,肢倦乏力,食欲不振,是益氣健脾、養血安神的經典方劑。南宋醫家嚴用和最早在《劑生方》中提出歸脾湯,“歸脾”即“引血歸脾”,把本該是脾的工作重新歸給脾。
歸脾丸主要成份中,黨參、炒白術、炙甘草、黃芪、當歸,這些藥材具有健脾、益氣、補血的功效。遠志、酸棗仁、茯苓、龍眼肉,這些藥材主要功效是補益心脾、安神。另外還有一味木香,可行氣舒脾。